王家权,药学院2018级药学1801班学生,大三时由江苏大学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转专业至药学院药学专业,在2022年研究生考试中,以初试381分的成绩跨考至江苏大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在校期间主持省级大创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随着我毕业设计的落笔,我的大学本科生涯也逐渐接近了尾声。尽管我最终录取的院校是我们江苏大学本校和那些进入985、211、双一流等名校的同学显得不值一提,但回想起我的整个本科生涯和考研经历,我觉得这段特殊的经历还是非常值得分享给陷入迷茫中的同学。
我把我的大学生涯分为前三年和后三年。在我进入药学院之前,我曾就读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我大学前三年过得浑浑噩噩,逃课、挂科、重修、网吧通宵、宿舍矛盾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再平常不过,很多课程几乎是在老师“帮忙”的情况下通过的。材料学院的辅导员也找我多次谈话,但我无动于衷。其实我很清楚,我不喜欢工科并且我将来也不愿意从事第二产业,再多的挣扎也是白费。一直到大三下的时候,我积欠的学分已经高达29.5学分,工程图学这门课程反反复复重修了4次,最高分都没超过10分。当时有一门课程考试我以65分通过了,但没有平时成绩,最终还是未能通过。于是我歇斯底里地从教务质量科、校长办公室、镇江市市长热线一直到江苏省教育厅反应那位任课教师工作存在的问题。最终,我的报复心的确得到了满足,但未通过的事实却没有改变。因为这件事情,我和我其中两个室友关系也恶化到了极点,材料学院的院长、书记、教学秘书也注意到了我。在别人眼中,或许我就是一个自甘堕落复合专业排名最后的学生,而我不这么认为,至少执着和坚持是我的优点。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2019年6月我看到转专业这个偶然的机会,于是那年暑假,我参加了转专业的面试,理由就只有一条:对药学有浓厚的兴趣。很荣幸我最终如愿的转到了药学专业,我也降到了2018级。
遇到了新的室友、进入了新的环境,我抛弃了所有过往的杂念,并准备重新开始。克服转专业面临的学习问题和心理包袱,这也和我考研的成功息息相关。在我转到药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生物这门课程,这对我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当时可以回到原专业的机会,但我知道不能继续堕落下去了,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借助慕课等学习资源自学,一有空余时间就复习当天的课程,有问题就请教任课老师。所以发现兴趣、如何自学、坚持不懈是我能考研成功和逆袭的制胜法宝,并伴随了我大学生涯的后三年。正如我考研跨考的化学专业一样,我对有机合成有浓厚的兴趣,2021年6月我咨询了化工学院的老师了解情况并决定跨考化学专业。从那以后,我在家里和宿舍里每天早上8点到11点跟着田静老师的网课做2篇阅读、背1篇作文,我会扫除考研英语中的每个词汇和长难句的障碍在暑假结束前完成了03-18年的英语真题。每天下午1点到5点自学有机和无机的一个大章节,学完之后开始做历年真题并在10月之前完成了所有化学专业课历年真题。晚上抽一小时跟着徐涛老师学政治并进行娱乐休息。这种习惯一直持续至临考前,最后两个月我反复复习专业课和英语历年的真题,并把多余时间留给政治的复习。
考研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药学院有机和无机化学只学一个学期,还有很多内容比如有机机理部分、无机的元素部分都没学习过,和本科是化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基础劣势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对于没有学过的部分利用慕课等网上资源自学,也会亲自去化工学院请求相关老师给予指导。考研期间有空就跑去旁听贺敏强老师有机化学A的课程,无机化学也把往年试卷知识点对照教材一个个完全吃透。此外,医院实习期间我也利用碎片时间、休息时间进行复习。
考研对大多数人而言确实很重要,但我不会让它支配我的整个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努力实干尤其重要,最终我以初试381分,结合复试在所有考化学学硕专业63人中排名第19位。转入药学院后的三年,我也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课程,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也得到他们的肯定。本科六年,前三年或许有些不堪回首,但对我也是尤为珍贵的经历,不单单对我以后的生活有着警戒作用,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转专业后,我考上了研究生,并取得了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完成了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授权了一项专利、获得了竞赛名次等荣誉,我也并没有由于考研和学业放弃了我的兴趣爱好。因此,找到真正热爱的方向,即使在绝境中显得很暗淡,并不顾一切地付出,最终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