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大学药学院杨欢教授课题组在一区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了题为A pH-sensitive intelligent packaging film harnessing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starch and anthocyanin for meat freshness monitoring的最新研究成果(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5485)。该研究利用黄姜残渣中的淀粉开发了智能指示包装薄膜,可用于肉类新鲜度的实时监测,并为黄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黄姜是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 Wright的根茎,其所含薯蓣皂素是一种重要的甾体激素类药物前体并具有抗肿瘤等众多活性,前期工作中该课题组构建了新型双相加压酸水解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其得率(http://dx.doi.org/10.1016/j.jclepro.2016.05.030,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1:10-19);然而,工业生产皂素会产生大量包含淀粉在内的废渣,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充分利用薯蓣皂素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淀粉资源,该课题组前期分离了黄姜中的淀粉,并对其进行纯化与表征以及制备了负载牛至精油的抗氧化、抗菌薄膜(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2.05.11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2,212:20-30);在本研究中则进一步引入蝶豆花中的多酚类物质研发了一种智能指示包装薄膜。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稳定性、抗氧化能力与抗紫外能力,有助于保护肉类质量。当肉类新鲜,薄膜呈现蓝紫色;当其逐渐腐败,薄膜向绿色转变,并且绿色的深浅与腐败程度正相关。该薄膜可有效指示肉类的新鲜度,并为黄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2021级硕士生王立玮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沈玉萍副教授、杨欢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江苏大学为文章的唯一完成单位。该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19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