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科研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快讯 -> 正文

我院屠言贝课题组在《Phytomedicine》和《Exploration》发表研究成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1

近日,江苏大学药学院屠言贝副教授与澳门大学、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hytomedicine》发表题为“Anti-resorptive dihydrophenanthrene coelonin alleviates arthritic bone destruction by inhibiting osteoclast formation and synovial inflammation through Src regulation”最新研究成果(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5.157147)。

破骨细胞(OCs)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过度激活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骨破坏的关键因素。该研究聚焦于探索天然二氢菲类化合物Coelonin(COE)对RA相关骨破坏的治疗效果,发现COE兼具抑制破骨细胞“噬骨”和FLS炎性激活的双重作用,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中可显著改善关节肿胀和骨破坏等症状。整合网络药理学、药靶结合验证、药-靶结合模式阐明等数据,揭示了COE可作为一种天然Src抑制剂,通过靶向Src激酶和调控Src下游信号同时抑制骨吸收和滑膜炎症,具有成为双功能抗RA候选药物的潜力。我院屠言贝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江苏大学药学院为文章第一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4724)和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开放课题等项目资助。

此外,课题组还与澳门大学团队合作,在知名期刊《Exploration》(IF = 22.5)上发表题为“Emerging Target Discovery Strategies Drive the Decoding of Therapeutic Power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Further Drug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Celastrol”的综述文章(https://doi.org/10.1002/EXP.20240247)。文章聚焦于探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天然产物靶点发现策略,包括化学蛋白质组学、蛋白质芯片、基于降解的蛋白质谱分析、全蛋白质组无标记方法、网络药理学、基于靶点的药物筛选、多组学分析和假设驱动的靶点确认等,在明星天然产物雷公藤红素(CEL)的药理毒理学研究、作用机制阐明、联合治疗探索、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上的积极作进展,强调了靶点发现在推动天然产物从传统疗法过渡到现代药物的重要推动作用。相关公众号浏览量5000+。我院屠言贝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戴桂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晗青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江苏大学药学院为文章第一单位。

屠言贝课题组近年来重点围绕“噬骨者”破骨细胞和“促炎者”炎性细胞,解答中药复杂体系和活性小分子抗骨破坏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解药之谜,明药之理,非常欢迎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研发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学加入,共同进步和发展!